暖通家 宅配机电
首页 新闻正文

东营大力推进地热替代煤炭 2025年再增千万平方米清洁供暖

齐鲁壹点 发表于: 来自:中国热泵

  作为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城市、省政府明确的“鲁西北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重要支点,近年来,东营市以地热能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在保障能源安全与践行“双碳”战略之间寻找新平衡。东营市深入开展路径研究、产业扶持和应用探索,推动地热资源在供暖、种植、养殖、工业等领域的综合利用,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地热能开发利用“东营模式”,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地热方案”。为此,大众新闻对东营“地热方案”及在相关领域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实地探访,并推出系列报道。6月底室外的天热了,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登州路清洁供热能源站,一个与“热”相关的项目也转入室内阶段——10口采热井、10口回灌井已完成施工,目前工人们转入能源站进行地面工艺设备的施工。

  

  “打完井、把地下2000多米的热能采集上来,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热量的提取、转换、输送等要在能源站内进行。”作为项目负责人,东凯开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军对项目情况了如指掌,“今年供暖季这个能源站建成投用,供暖面积可达近百万平方米,覆盖周边十几个小区。”

  

  地热能供暖到底如何运行?在距登州路清洁供热能源站五公里之外的徐州路清洁供热能源站可以找到答案。徐州路清洁供热能源站于2024年建成,已运行了1个供暖季。在这儿,看不到高耸的烟囱,也没有成排的厂房,能源站内干净整洁。通过“取热不耗水+无压回灌”技术,开采至地面的地热水,经过能源站内的红色管道,进入多级换热工艺流程后,水和热量被分开,热量被送进千家万户,而水则通过蓝色的管道,进入回灌井,返回地层。

  

  “从徐州路能源站的运行情况来看,供给小区热力站的水温达到60~65℃,小区热力站供给居民用户的水温达40~50℃,居民室温普遍在23℃以上。”东凯开发建设公司产业发展部副部长宋志强介绍,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除登州路能源站外,今年还同步推进了锦华、东风、丰收3座能源站建设,都将于2025年供暖季投入运行,“项目全面建设完成后,供暖成本每平方米可节省15元,大大改善供暖价格倒挂,依靠政府补贴的情况。地热代替燃煤后,预计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预计后期碳汇交易可实现产值约2000万元。无论是经济账、能源账还是生态账,地热供暖都算得着”。

  

  记者从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东营市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面积达56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8.6%,探明并经审批备案的地下热水资源量达到2473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225.17万立方米/天,静态热能376.5万亿兆焦耳,折合标准煤128.47亿吨,开发利用条件成熟、潜力大,开发利用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结合全市地热资源禀赋,《东营市地热资源开发专项规划(2023-2030年)》提出地热能开发“一基地两样板”的发展布局。其中,“一基地”即推进城区清洁能源燃煤替代基地建设,以主城区、河口城区、利津城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孤岛—仙河等地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创新开发模式,加快推动地热能在民生供暖领域应用。

  

  “全市多个区域已经开始采用地热供暖。”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矿科科长韩克冰介绍,通过打造清洁能源燃煤替代样板区,东营市以中心城区、河口城区、利津城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孤岛-仙河等区域为核心,创新“地热+”民生供暖模式,推动燃煤替代规模化应用,“为全面推动地热供暖替代,2025年实施地热能开发项目10个,计划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今年冬天实现投入运行。”

  

  据悉,通过重点项目引领,2024年供暖季东营全市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吾悦广场项目还成功获评“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项目”,5个项目荣获第一批“东营市地热能样板工程”称号,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5.8亿元地热清洁供暖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单一区域地热供暖项目……东营市正通过“地热能+”全力助推民生供暖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留下您的信息如果您对该企业或本条内容感兴趣,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将会有专人跟您联系。

    经营类别
    厂家类别
    所属区域
2025
07/15
16:37
中国热泵
编辑:齐鲁壹点
分享
  
留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关注
中国热泵
鎏商成长
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