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压缩机能耗降40%,成本省一半!数据中心制冷又一千亿级赛道雏形已现
2025年5月,丹佛斯磁悬浮压缩机业务总裁 Rogerio Salhab Federici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随着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东数西算” 工程持续推进以及 “双碳” 战略的深化落地,中国数据中心市场对高效制冷设备的需求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丹佛斯旗下品牌Turbocor 在中国的数据中心相关业务收入增长了三倍,预计2025年增速仍将保持在50%左右。目前,中国市场的磁悬浮压缩机销量已占据丹佛斯全球业务的35%。
作为全球无油压缩机领域的领军企业与技术开拓者,丹佛斯旗下品牌 Turbocor 早在1995年就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磁悬浮制冷剂压缩机原型机。如今,这项前沿技术在中国数据中心建设及传统设施改造项目中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其业务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政策红线倒逼!磁悬浮压缩机让数据中心能耗直降40%
政策层面,中国 “东数西算”工程与 “双碳”目标对数据中心能效提出了严苛要求。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到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 PUE(能源使用效率)需低于1.3,京津冀、长三角等一线城市更是进一步要求低于1.25。而制冷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的能耗 “大户”,约占整体用电量的20%-40%,其中压缩机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效率。
技术对比上,传统压缩机受限于机械摩擦和润滑油损耗等问题,能效提升空间十分有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磁悬浮压缩机采用无油运行、磁轴承控制及智能变频技术,能大幅减少摩擦损耗。据丹佛斯2024年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 TT 系列磁悬浮压缩机可使制冷系统能效提升40%以上,维护成本降低50%。
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主要是:一方面,中国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的《数据中心综合能耗及其灵活性预测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预计达5257.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8%。另一方面,存量设备改造需求同样不容小觑。Federici 指出,中国现存50万至100万台使用超过20年的传统压缩机,尤其是在医院、商业楼宇等高能耗场景中,替换需求极为旺盛。
此外,技术革新也在加速推进,业内人士透露,未来磁悬浮压缩机或将深度集成液冷服务器机柜,实现 “算力 - 制冷” 毫秒级智能联动。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国内磁悬浮压缩机市场规模 2025 年将突破12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4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全球市场方面,2030年规模或达150亿美元,其中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将贡献超60%的增量。
外资垄断65%市场,国产品牌如何撕开突围缺口?
中国磁悬浮压缩机市场目前呈现出 “高端靠进口,中低端拼国产” 的二元结构。丹佛斯 Turbocor、艾默生谷轮、西门子三大外资品牌合计占据约65%的市场份额,其中丹佛斯凭借全系列无油技术,在200冷吨以上大功率机型市场占有率超50%。
本土企业则积极寻求突破,从中小型冷量段切入市场。格力电器2023年推出的磁悬浮离心机实现整机国产化,单价较外资同类产品低18%;汉钟精机通过与西安交大联合研发,将磁轴承寿命从4万小时延长至6万小时。但不容忽视的是,核心部件如高速永磁电机仍依赖瑞士ABB、日本电产等供应商,导致国产整机成本中外采占比高达40%。
不过,行业发展态势向好。当前,磁悬浮压缩机行业正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边际成本,2024年国内磁悬浮压缩机产量同比增长67%,规模效应使每冷吨成本下降12%。标准体系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中国已向ISO提交磁悬浮能效测试国际标准提案,有望在2026年成为全球技术规则制定者。机构预测,约在2027年,磁悬浮压缩机成本曲线将与传统压缩机交叉,届时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拐点。中信证券测算,2025-2030年中国磁悬浮压缩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2%以上,千亿级赛道已现雏形。